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加剧:一周内确诊近3000例,专家解析传播与防治措施

...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最新数据显示,广东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一周内确诊近3000例,引发国内关注。

据广东省疾控局7月27日通报,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广东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

具体来看,病例分布在佛山2882例,广州22例,中山18例,东莞、珠海、河源各3例,江门、阳江、肇庆各2例,清远、深圳、湛江各1例。截至7月26日24时,今年广东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目前,已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3224例。

到底什么是基孔肯雅热?随着全球天气急剧变化,持续高温下,基孔肯雅热到底如何传播,又该如何防治?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在解读相关情况时对媒体表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主要特征。多数症状较轻,病程1~2周后可自行恢复,但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慢性关节疼痛等(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但需要重点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康敏称。

7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对外解答有关基孔肯雅热传播的多项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明确指出,“人→蚊→人”传播链是基孔肯雅热的核心传播模式。患者在发病后第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高,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风险高,但该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另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在中国,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曾在广东和云南等地引发本地疫情,尚未形成稳定的疫源地。2025年7月,广东佛山发生输入病例引发了本地传播疫情。

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小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住院防蚊隔离治疗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核心环节。收治医院均配备防蚊纱窗、门、蚊帐等多层保障,能更好隔绝‘人-蚊-人’传播途径,同时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与病情监护。基孔肯雅热虽然病死率很低,但人群对基孔肯雅热病毒普遍易感,因此无论症状轻重,住院防蚊隔离治疗都很有必要。”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基孔肯雅热的药物,临床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充分休息、补充液体,以及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部分症状。在排除登革热之前,勿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以降低出血风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炳亮也指出,“当出现发热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判断后再开具药物。在未排除登革热之前,不建议自行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因用药不当而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时代财经,预防和降低基孔肯雅热的风险,主要仍是防蚊灭蚊,首先在家庭居住的周围,尽量翻盆倒罐、不要有积水,也需要在房间内安装纱窗、蚊帐,减少蚊虫叮咬的风险,也可以使用一些驱蚊产品,减少蚊子进入房间。

“这类伊蚊更爱在户外叮咬人,尤其是早上、傍晚,或是在草丛茂盛的地区。我们需要尽量减少早晨傍晚在草丛茂盛地区停留的时间,可以选择穿浅色的长衣长裤,皮肤裸露的位置可以使用驱蚊产品,减少蚊虫叮咬的风险。”李侗曾对时代财经称。

在检测方面,(002030.SZ)、(300676.SZ)等多家企业因基孔肯雅热的传播而被问及是否有相关检测试剂。7月28日,达安基因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可提供基孔肯雅病原学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主要用于科研、海关、疾控等使用场景,目前适用于非临床检测,暂无相关获证试剂。”

华大基因方面告诉时代财经,公司基于荧光PCR和高通量测序双技术路线,推出了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筛、诊、监”全方位精准防控方案。配套产品方案可满足海关、疾控等应用场景下的检测需求,适用于应急响应与日常监测。

本文来自作者[千桃]投稿,不代表ernvg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nvg.cn/zlan/202507-51.html

(1)

文章推荐

  • 摩斯电码翻译方法概述

    要将摩斯电码翻译为文字,可以通过手动解析或利用编程工具完成。以下是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方法一:手动解析摩斯电码每组摩斯电码由点(`.`)和划(`-`)组成,分别代表不同的字母或数字。例如:-`.----`表示数字1-`-.-.`表示字母C给定的摩斯电码如下:

    2025年08月07日
    0
  • 钟南山:新冠疫情仍处高峰,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

    5月24日,在2025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通透露了近期流感、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领域的最新进展。“近来,新冠流行仍处于高峰期。”钟南山表示,从3月初到5月初,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英国、法国、巴西、挪威的监测数据均显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呈现增加趋势

    2025年08月07日
    0
  • 新冠病毒感染上升趋势与防护建议

    央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记者雷妍)“3月以来,新冠病毒感染呈现逐渐上升态势,目前处于今年第一个阶段性高位,在一些省份正出现下降趋势。”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刘起勇介绍。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刘起勇(央广网记者雷妍摄)“监测结果还显示,疫情在地区

    2025年08月07日
    1
  • 山东省11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1例,无症状感染者605例

      2022年11月30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05例  2022年11月30日0时至24时,全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1例(含省外入鲁返鲁人员3例),其中济南17例,系集中隔离点检出14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检出1例、重点人员筛查检出1例和主动就诊

    2025年08月07日
    2
  • 山东聊城阳谷县养殖场发现炭疽病例 多人隔离治疗

    8月1日,网传消息称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七级镇一养殖场疑似发生炭疽杆菌疫情,致多头牛死亡。最新消息:近日,山东聊城市阳谷县七级镇一肉牛养殖场发现个别炭疽病例。当地立即封闭此养殖场,并对养殖场所有畜养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养殖场及周边环境开展全面消杀和监测,未发现其他阳性家畜,相关畜产品未进入市场

    2025年08月07日
    3
  • 兰州疫情防控最新通知:加强核酸检测与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各区县、高新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市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各专责组、各成员单位:近日,全国多地发生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境外疫情持续蔓延,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严格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持续做好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是要提高核酸检测能

    2025年08月06日
    3
  • 8月30日新冠疫情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92例,治愈出院540例

    8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9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3例(福建12例,广东10例,云南5例,上海4例,北京3例,天津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山东1例,广西1例,陕西1例),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2025年08月06日
    4
  • 全国疫情防控动态:疫苗接种与各地防控措施更新

    疫情防控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报告接种224301.8万剂次截至2021年10月2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4301.8万剂次。>>详细阅读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文化和旅游部:严

    2025年08月06日
    5
  • 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广州市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纪要

    坚持群策群力群防群控以超常规举措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硬仗郭永航讲话  8月1日,广州市召开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传达学习贯彻刘国中副总理在广东调研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

    2025年08月06日
    5
  • 中国早期新冠疫情应对回顾:关键时间节点与有效策略

      “有的人认为,中国的早期应对得不好、应对得不是很有效。那究竟在疫情最早的几周,疫情是怎么发现、怎么发生,中国做了哪些响应?”  12月5日,在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崔忠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北京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论坛主旨演讲中复盘揭秘了

    2025年08月06日
    4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千桃
    千桃 2025年07月31日

    我是ernvg号的签约作者“千桃”!

  • 千桃
    千桃 2025年07月31日

    希望本篇文章《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加剧:一周内确诊近3000例,专家解析传播与防治措施》能对你有所帮助!

  • 千桃
    千桃 2025年07月31日

    本站[ernvg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千桃
    千桃 2025年07月31日

    本文概览:...

    联系我们

    邮件:ernvg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